粵普用語大不同 你識幾多個?

City

發布時間: 2016/01/12 15:47

最後更新: 2016/01/12 15:49

分享:

分享:

廣東話是香港人的母語,教育局推行普通話教學,令人擔心廣東話文化是否會遭到侵蝕。

日常生活中用廣東話表達的用語,與普通話用語有多大差異呢?

1. 「小三」 VS「二奶」 

一夫一妻制下,無論用廣東話或普通話,均用妻子、老婆、太太來稱呼結髮妻子。

破壞夫妻感情的情婦又如何稱呼?

內地的說法是小三,甚至有小四、小五等說法,其實是用來形容介入夫婦感情的第三者、第四者或第五者。

至於香港則多數稱作二奶,是指社會上對有配偶的男子又供養其他婦女並與之同居的行為的俗稱。

不過隨着中港文化交流,小三在香港的使用亦愈來愈廣泛。

2. 「小鮮肉」VS「嫩口」

「小鮮肉」並非指新鮮豬肉,而是出自內地網絡用語,主要用來形容年輕、帥氣、有活力、有肌肉,皮膚比女生還好的新生代男偶像。

換作廣東話與用來形容年輕女模特的「𡃁模」有點相似,可以理解為「嫩口」、「嫩男」等。

3. 「你很牛」VS「你好勁」

稱讚別人厲害時,內地會說「你很牛」,廣東話則說「你好勁」。

前者是借用牛的堅持不懈、力大無窮等去形容一個人厲害,後者則直接用勁字去表達意思。

4. 「耍帥 」 VS「 chok」

「Chok」是香港潮語,原字為「擢」,常用於拍照時擺出令人窒息的動作,吸引大家的注意。

至於內地則通常說作耍帥、擺酷、放電。

例句:

粵:咪再chok!

普:不要再耍帥!

5. 「胡說」VS「廢噏 」

胡說八道會,平時有留意娛樂新聞,相信都不會感到陌生。

胡說,大意可以理解為說些不正經的話,廣東話則說「廢噏 」或「發噏風」,鬼馬又生動。

6.  「甚麼」VS「乜乜」

港台節目《我係乜乜乜》最近因話題新鮮具啓發性,評價甚高。

假如要用普通話來演繹,可說「我是誰誰誰」或「我是甚麼」等,相比之下,「乜乜」包含的內容更廣泛。

7. 「你懂的」 VS「心照」

「你懂的」這三個字,最近幾年風靡內地,上至高官,下至平民,均用來表述大家有共識的事,與廣東話的「大家心照」意境相同。

例子:

粵:大家心照

普:你懂的。

8. 「富二代」VS「二世祖」

廣東話以往用「二世祖」來形容好吃懶做的富豪子女,多帶有貶義。

內地慣用的「富二代」,則衍生許多如「星二代」、「官二代」等詞彙,都是形容富豪、明星、高官的下一代,詞性較為中立。

 

9. 「降職」VS「燉冬菇」

「炒魷魚」、「炖冬菇」等,都是意譯詞彙,背後因其典故形成。

「燉冬菇」一詞,源於香港早期華人警員稱他們所戴的帽子為「冬菇」。因一名便衣警察被降回要戴「冬菇」的警員,而「燉」與「褪」音相近,故此衍生該字。

10. 「開夜車」VS「通頂」

通宵作業,在香港是習以為常的事情,所以「通頂」亦常被港人掛在嘴邊。但在內地則是「開夜車」。

其實好多廣東話詞彙背後都大有典故,形容生動,用起上來更倍有親切感。不知以上的詞彙,你們又有用過幾多呢?